IPCC第一次評估報告

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
各次IPCC評估報告
各次IPCC特別報告
  • 排放情景報告(2000年)英语Special Report on Emissions Scenarios
  • 可持續能源報告 (2012年)英语Special report on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and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
  • Special Report on managing the risks of extreme events and disasters to advance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(SREX) (2012年)
  • 全球升溫1.5°C報告(2018年)英语Special Report on Global Warming of 1.5 °C
  • 氣候變化與土地報告 (2019年)
  • 海洋和冰凍圈報告 (2019年)英语Special Report on the Ocean and Cryosphere in a Changing Climate

IPCC第一次評估報告(英語:IPCC First Assessment Report,簡稱FAR)是由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(IPCC)於1990年發佈的第一份有關全球氣候變化的評估報告,成為《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》(UNFCCC)的基礎。這份報告不僅對UNFCCC的簽訂產生影響,也對1995年在柏林舉行的第一次締約方會議英语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(COP)產生影響。 [1]由IPCC的第一工作組(WG I)撰寫的政策制定者摘要英语IPCC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中表示 他們確信人類活動造成的排放正在大幅增加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(參見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),導致地表進一步變暖。他們確信當前的溫室效應有超過一半是由二氧化碳所造成。

報告撰寫者預測在"一切照舊"(business as usual,BAU) 的情景下,全球平均氣溫於21世紀每十年將上升約0.3°C。他們判斷於過去100年中,全球平均地表氣溫已上升0.3至0.6°C,與氣候模型的預測大致相同,但也與自然氣候變率的幅度相同。人類難以於十年或稍長的時間內能明確檢測出溫室效應的增強效果。

IPCC於1992年提出的補充報告是根據1992年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地球高峰會(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)上就UNFCCC進行談判時所要求的更新。補充報告的主要結論是1990年以來持續的研究"並未影響我們對溫室效應科學的基本了解,並證實不須將IPCC發表的第一次科學評估的主要結論做改變”。補充報告指出FAR中所包含的是非常初步的瞬態(時間相關)模擬,已進行過改進,但並未將氣膠臭氧層變化的因素列入考慮。

概述

這份報告分為三個主要部分,分別對應IPCC設立的三個科學家工作組所專注的領域。

  • 第一工作組(WG I):氣候變化的科學評估,由英國物理學家約翰·T·霍頓、G.J. Jenkins以及J.J. Ephraums參與編輯[2]
  • 第二工作組(WG II):氣候變化影響評估,由W.J. McG. Tegart、G.W. Sheldon以及D.C. Griffiths參與編輯[3]
  • 第三工作組(WG III):IPCC應對策略[4]

每個部分都包含供政策制定者參考的摘要。隨後發表的評估報告也遵循這種格式。

第一工作組所提的政策制定者摘要,其中的執行重點包括:[5]

  • 我們確信以下幾點:自然界有溫室效應存在……,人類活動產生的排放,將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大幅增加:包括有二氧化碳、甲烷氟氯碳化合物一氧化二氮。這類氣體增加會強化溫室效應,導致地表進一步變暖。地球主要的溫室氣體 - 水蒸氣 - 將因全球變暖而增加,並進一步增強變暖的效果。
  • 我們具有高置信度,計算出: ...二氧化碳對溫室效應的增強佔有一半以上的效力,須立即將人類活動所排放的長壽溫室氣體數量減少60%以上,才能將其濃度穩定在當今的水平......
  • 根據當前模型,我們預測:在[BAU(一切照舊)]情景下,[21]世紀全球平均氣溫每十年將會增加約0.3°C(同期不確定性範圍為0.2至0.5°C)。這種升溫比過去一萬年的情況還要嚴重。在其他……的情景,假定控制力度逐步提高,全球平均氣溫每十年將上升約0.2°C至約0.1°C。
  • 我們的預測存有許多不確定性,特別是在氣候變化的時間、幅度和區域模式方面,原因是我們對以下:溫室氣體的來源和封存功能、雲、海洋與極地冰蓋尚未能有充分的了解。
  • 我們的判斷是:過去100年中全球平均地表氣溫已上升0.3至0.6°C……。這種變暖的幅度與氣候模型的預測大致一致,但也與自然氣候變化的幅度相同。因此觀察到的增長可能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自然變化所致,或者這種變異性和其他人為因素可將更大規模的人為變暖作用抵銷。在僅花十年或稍長的時間內,不太可能明確找出溫室效應增強的歸因。
  • 在一切照舊的排放情景下,下個世紀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速度約為每十年6厘米(同期不確定性範圍為3-10厘米),主要是源自海洋熱膨脹以及一些陸地冰河的融化。預計海平面到2030年將上升約20厘米,到21世紀末將上升65厘米。

參見

  • Energy主题
  • 緩解氣候變化風險(2005年國際會議)英语Avoiding Dangerous Climate Change (2005 conference)
  • 企業界針對氣候變化的行動英语Business action on climate change
  • 節約能源
  • 能源政策
  • 氣候模型
  • 應對氣候變化的個人行動英语Individual action on climate change
  • 預防原則
  • 世界能源供應與消耗英语World energy supply and consumption

參考文獻

  1. ^ The IPCC: Who Are They and Why Do Their Climate Reports Matter?. 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: Reports & Multimedia - Activist Resources: Explainers. 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. 2018-10-11 [2019-12-30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-12-30). 
  2. ^ (英文) https://www.ipcc.ch/report/ar1/wg1/ (页面存档备份,存于互联网档案馆) AR1: Scientific Assessment of Climate Change
  3. ^ (英文) https://www.ipcc.ch/report/ar1/wg2/ (页面存档备份,存于互联网档案馆) AR1: Impacts Assessment of Climate Change
  4. ^ (英文) https://www.ipcc.ch/report/ar1/wg3/ (页面存档备份,存于互联网档案馆) AR1: The IPCC Response Strategies
  5. ^ https://www.ipcc.ch/site/assets/uploads/2020/02/ipcc_90_92_assessments_far_overview_sp.pdf (页面存档备份,存于互联网档案馆) Primer Informe de Evaluación del IPCC - Resumen General

外部連結

  • IPCC 1990 First Assessment Report Overview Chapter (页面存档备份,存于互联网档案馆) (PDF; 1,4 MB)
  • IPCC 1990 FAR - Working Group I: Scientific Assessment of Climate Change (页面存档备份,存于互联网档案馆
  • IPCC 1990 FAR - Working Group II: Impacts Assessment of Climate Change (页面存档备份,存于互联网档案馆
  • IPCC 1990 FAR - Working Group III: The IPCC Response Strategies (页面存档备份,存于互联网档案馆
 
纵览
 
起因
概况
来源
  • 温室气体
  • 化石燃料
  • 森林砍伐英语Deforestation and climate change
  • 土地利用,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英语Land use, land-use change, and forestry
 
历史
 
物理
动植物
  • 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英语Climate change and ecosystems
  • 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英语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plant biodiversity
  • 对海洋生物的影响英语Human impact on marine life
  • 对海洋哺乳动物的影响英语Effects of global warming on marine mammals
  • 对陆生动物的影响英语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terrestrial animals
  • 物种灭绝风险英语Extinction risk from global warming
  • 森林枯死英语Forest dieback
社会
  • 农业问题英语Climate change and agriculture
  • 生态问题英语Climate change and ecosystems
  • 性别问题英语Climate change and gender
  • 贫困问题英语Climate change and poverty
  • 全球变暖经济学英语Economics of global warming
  • 对健康的影响英语Effects of global warming on human health
  • 对人类的影响英语Effects of global warming on humans
  • 環境難民
  • 氣候安全
  • 渔业问题英语Fisheries and climate change
  • 工业与社会英语Climate change, industry and society
国家或地区
  • 北极地区
  • 澳大利亚英语Climate change in Australia
  • 南亚地区英语Effects of global warming on South Asia
    • 尼泊尔英语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in Nepal
 
社会与气候变化
普遍观点
  • 全球变暖政治学英语Politics of global warming
  • 公众观点英语Public opinion on global warming
  • 各国态度英语Climate change opinion by country
  • 否定论
  • 柔性否定论英语Soft climate change denial
  • 气候运动英语Climate movement
  • 媒体报道英语Media coverage of global warming
  • 流行文化英语Global warming in popular culture
  • 气候大罢课
  • 環境倫理
国际协定
 
减缓方案英语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
经济
能源
个人
  • 应对气候变化的个人行动英语Individual action on climate change
  • 碳中和
其他
  • 二氧化碳移除
  • 缓解气候变化的设想英语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scenarios
  • 气候工程
  • 减少毁林及森林退化造成的排放英语Reducing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
  • 林地復育
 
背景和理论
测量
  • 卫星温度测量英语Satellit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
理论
研究
  • 列表级条目 词汇英语Glossary of climate change
  • 列表级条目 索引英语Index of climate change articles
  • 分类 气候变化
  • 分类 全球暖化
  • 主题 专题英语Portal:Global warming